5月27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昆明市专场发布会在海埂会堂召开,中共昆明市委主要领导和昆明市相关领导介绍建党百年来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的历史性巨变,并回答记者提问。
牢记嘱托、团结奋进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
昆明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格局之变
正向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奋进
战略格局全面提升
确立“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着力打造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全面提升“中国春城、历史文化名城、国际大健康名城”三大城市品牌。
空间格局不断优化
经过多年调整优化,昆明城市布局已从“聚点围片”向“拓圈建群”转变,从“单中心”的翠湖时代,进入到核心区“东进、西拓、南控、北延、中优”的滇中时代,正迈向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大开放时代。城市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生态涵养区布局持续优化,圈层联动、梯度发展的空间格局基本形成。现在,昆明建成区达到421平方公里,是建国初期的54倍;常住人口达到846万,是1978年的2.3倍。
开放格局持续拓宽
同世界203个国家(地区)有贸易往来,109家世界500强企业及分支机构在昆明投资兴业。长水国际机场客运航线达到396条,国际(地区)通航城市达到63个,至南亚东南亚通航点达到45个、居全国首位。缔结国际友城和国际友好交流城市44个,基本实现南亚东南亚国家重要城市国际友城全覆盖,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正式缔结友城的数量居全国第一,“朋友圈”越来越广。
昆明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平台先后获批,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挂牌成立,南博会、上合昆明马拉松等影响力不断提升,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即将在昆明召开。
实力之变
正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奋进
经济规模跨越提升
昆明经济总量从1952年的1.56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6733.7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49年的0.92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070.44亿元。特别是“十三五”期间,昆明经济总量连续突破5000亿元、6000亿元大关,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从第17位跃升至第12位,荣获“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最成功城市”称号。
产业支撑不断增强
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第一副望远镜、第一根电缆都诞生在昆明,20世纪80年代的工业“五朵金花”更是深受省内外消费者赞誉。近年来,昆明研究提出并推动落实“基于大生态、依托大数据,重点发展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努力把昆明打造成为在全国乃至南亚东南亚地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现代产业基地”的产业发展思路,构建了具有昆明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了石油化工、文化旅游、大健康等千亿级的产业集群。
斗南花卉交易市场成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基地,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电子信息、数字经济、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实现了云南新能源汽车和5G智能手机制造“零”的突破,新兴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主力军”。
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南亚东南亚科技服务业合作中心和金砖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落户昆明,国家级、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达到78家。“十三五”期间全市R&D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1.6%,科技进步贡献率从42.1%提高到60%,院士(专家)工作站达332家。消费代替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以数字赋能为代表的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速裂变,税收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80%,经济发展“含金量”越来越足。
绿色之变
正向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奋进
滇池水质明显好转
坚持量水发展、以水定城,把滇池保护治理作为头等大事,坚持“四个治滇”(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依法治滇),推动“六个转变”(工作内涵由单纯治河治水向整体优化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工作理念由管理向治理升华、工作范围由河道单线作战向区域联合作战拓展、工作方式由事后末端处理向事前源头控制延伸、工作监督由单一监督向多重监督改进、保护治理由政府为主向社会共治转化),创新实施河道生态补偿机制,加快截污治污项目和生态湿地建设,实现了滇池全湖水质由劣Ⅴ类好转为Ⅳ类,达到了近30年最好水平,湖滨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有效恢复,滇池湿地获得了“中国最美湿地”称号。2020年,滇池主要污染物指标大幅下降,与2015年相比化学需氧量下降36.7%、总氮下降26.2%、总磷下降44.6%,全湖水质持续稳定向好。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主城空气质量优良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长期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5名,2020年达到100%,是2013年执行国家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最好水平。近年来,阳宗海、金沙江、牛栏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扎实推进,阳宗海水质从Ⅳ类提升至稳定保持Ⅲ类,市、县两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面关停72个滇池流域及西山等重点区域内的采矿采砂采石点,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2.62%。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宜居城市”等称号。
绿色低碳深入人心
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绿色产业,促进绿色消费,鼓励绿色出行。实施重点行业节能工程,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科学控制碳排放总量,“十三五”期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6.7%,加速步入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城乡之变
正向区域协调融合发展奋进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统筹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和乡村振兴,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乡人居环境持续美化优化,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焕然一新。
城乡品质大幅提升
春城花都建设取得新进展,城市绿地总量稳步提升,“十三五”全市(含县区)新增城市绿地1559.15公顷。智慧城市建设拓展深化,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数字社会,率先实施“刷脸就行”试点工程。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提速,文物保护单位总量由2015年末的575项增加到633项。深入开展市容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动44个城市“三旧”改造集中连片开发。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安宁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嵩明县成功创建“云南省美丽县城”。全市乡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村庄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公交“镇镇通”覆盖率均达到100%。昆明成功创建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以总评分第一名的成绩荣获联合国人居署“国际花园城市”金奖。
城乡区域一体融合
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权益均等化,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4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79.7%。理顺倘甸两区管理体制,晋宁撤县设区融入主城发展。
持续深化昆明与滇中新区融合发展,全力推进滇中新区打基础、建平台、强招商、育产业。滇中新区经济总量由2015年的460.68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866.55亿元,年均增长9.9%,实现了基础设施、园区开发、招商引资“三个重大突破”和规模总量、财税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三个明显进位”。
综合交通快速发展
持续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沪昆、云桂等高铁建成通车,昆明迈入高铁时代,与西南各大城市间“朝发夕至一日还”变成现实。骨干公路网全面形成,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2万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地铁运营总里程达139.7公里,“米字型”轨道运行网络初步形成。东川港建设加速推进,即将开启“通江达海”的航运时代。昆明成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基本构建了“畅通全市、贯通全省、联通全国、融通全球”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开辟了昆明融入全国全球经济发展大格局的“通道版图”。
治理之变
正向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奋进
牢牢把握党领导社会治理的主动权,突出“牵头抓总”和“制度规范”,推动“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形成了精细化、专业化的基层治理
开展全国第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创建,全面推行网格化服务,配备网格员9349名,探索了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和区—街道—社区—居民小组—楼栋“五级治理”新模式,搭建了基层社会治理九大共治平台,在村(社区)推行“楼栋长”、“十户制”,延伸社会治理“半径”至基层“末梢”,实现“基层一吹哨,各方就报到”,有效畅通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
打造了便利化、高效化的营商环境
深入实施营商环境提升“十大行动”,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到全国省会城市最少,“一网四中心”、“七办”模式走在全国前列,“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市场主体总量达89.6万户。入选《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招标投标领域标杆城市,荣获2020年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
构建了法治化、协同化的治理局面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取得新进展,公共法律服务走进千家万户,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目标圆满完成,群众安全感满意率大幅上升,2020年昆明公共安全感指数跃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建立解决群众诉求“四级联动”工作机制,依法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巩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良好局面,成为全国省会城市中首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民生之变
正向高品质幸福美好生活奋进
近年来,昆明坚持以共享为目的,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以上投向民生领域,办成了一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实事好事。
脱贫攻坚从“决战决胜”到“巩固提升”
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创新提出“两出两进两对接一提升”工作思路,推出红蓝紫黄绿“五色卡”管理机制、“三讲三评”等系列组合拳,2019年在全省率先完成脱贫攻坚总目标,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川区、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市4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5.0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9.88%降为0,彻底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
目前已全面转入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新阶段,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和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居民生活从“有保障”到“节节高”
2020年,昆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8018元和17719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三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97缩小到2.7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连续三年上榜“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总体满意度位列全国城市第7位、省会城市第2位。
公共服务从“基本兜底”到“扩面提质”
大力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三名”工程,引入清华附中、北京八十中等22所名校到昆办学30所,本地名校举办、领办或托管分校145所,新增、拓展优质学位23万余个,累计引进名师260名、名校长29名,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全市高考一本上线率从2015年的18.26%提高到2020年的29.13%,人均受教育年限从2015年的9.89年提高到11.05年。
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21家医疗机构合作办医,2015年以来新增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6个,三级甲等医院从7家提高到10家,优质医疗资源加速扩容。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80岁。孕产妇死亡率降至6.55/10万人,婴儿死亡率降至3.03‰,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体系全面形成,各项社会保险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
作风之变
正向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奋进
锲而不舍正风肃纪
2016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5612件,双规和留置486人次,处分党员和公职人员5325人,移送检察机关492人,始终保持反腐倡廉的高压态势。
深入打造特色党建品牌
深入实施基层党建“推进年、提升年、巩固年、创新提质年”活动,全市近2万个基层党组织完成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红色物业”、“双报到双报告”、“万名党员进社区”、“党建联盟”等成为昆明特色党建品牌,选树社区“名书记工作室”的创新做法得到中组部肯定推广,被确定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
努力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坚持好干部标准,注重从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基层一线选拔任用干部。通过比选择优选拔产生27家市直党政机关29名主要负责人、4家市直机关17名副职、以及8名35岁以下县(市)区政府副职,连续两年在55个市直单位开展科级正职干部全员竞争上岗,一批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得到重用。
持续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完善干部监督机制,构建“指尖上”的全民监督网络平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政务服务综合评价,树立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建立容错防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好干部鼓劲撑腰,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
精彩问答
记者问:昆明市在推动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特别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中有什么考虑和安排?
中共昆明市委常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张斌:
昆明市着力加快形成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聚力发展大健康产业
加快建设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围绕医疗服务、健康产品、养老养生、健身体育等重点领域,构建覆盖全链条、全健康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将大健康培育成为昆明的优势主导产业。
二是着力打造支柱产业集群
加快培育先进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化工、新材料和冶金、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文化和旅游、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
三是聚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点聚焦新材料、大健康、数字化3个重点领域,开展“补链延链强链”专项行动,形成支撑昆明未来30年发展的产业集群,全面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级。新材料产业重点聚焦先进有色金属材料、稀贵金属材料、先进化工材料、新型显示及半导体材料4个细分领域,努力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新材料研发创新中心和产业基地。大健康产业着力提升传统生物医药制造存量,做大新型疫苗、细胞产业、工业大麻等增量,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数字化方面重点围绕“端、屏、算、光”(智能终端、显示屏、算力设备、光电器件)四大领域,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转移,提升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和竞争力,加快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云南省区块链中心建设,打造全省数字经济高地。
四是重点做好世界一流“三张牌”的昆明文章
第一,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绿色能源牌”战略,以“消纳+利用”为核心,利用好乌东德水电优势,积极引进布局绿色高载能深加工产业项目和云计算中心,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提高公共充电站覆盖率,释放新能源汽车产能,把昆明市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绿色能源消纳基地、技术装备基地、交易中心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第二,按照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要求,打造“2+6+2”高原都市现代农业体系,不断稳固粮食、烤烟两大传统基础产业,着力建设“6+2”特色产业体系(包括蔬菜、花卉、林果、山地牧业、特色水产、中药材及茶叶、咖啡2个精深加工产业),扎实推进国家高原云果产业园、中国(云南)普洱茶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动“一县一业”品牌塑造,巩固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县建设,培育市级“一县一业”示范县,推动全市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整体实力快速提升。
第三,举全市之力打造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深入推进“旅游革命”,依托文旅融合和新业态创新两大重点,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辐射带动强的精品景区和度假区,建设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休闲街区和夜游项目,创建一批品质化的文旅小镇和特色村落,培育一批文旅融合类新业态新产品,推动国家植物博物馆及早建成使用,加快发展健康经济,打造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全国性的文化和旅游目的地、全国文化和旅游创新融合发展先行区。
上一篇: 李克强:加强对受疫情持续影响行业企业的金融支持 上一篇: 李克强为何针对小微个体频出“利好”政策? |